在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以其好食和好色著称,他拥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七位之多,并且有众多姬妾和短期伴侣。为了保持性欲不减,他必须摄入各种能够壮阳的食物。食物和色情在他那里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当时,戚继光守卫登州,就专门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腽肭脐”的海兽,以供北京送往给张居正煲汤喝。据明代文人王世贞记载,张居正在喝了这种汤后,因奇热攻心、阳亢无比,头顶出火。在那风雪寒冬的天气里,一些官员们效仿首辅,一律光头,这成为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能吃到如此离奇荒诞的地步,不是稀奇事,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都不讲究口福,只要是官,被请客、被宴会、被应酬、被尊到主桌主位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他们嘴巴越吃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味越吃越高,所以他们对美食追求极致。

宋人罗大经曾记录:“有一士夫于京师买一妾,说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上人,但当日令其作包子,她辞以不能。当问她何为不能作包子,她回答说:“我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可以想象,大将军蔡京府下的厨房至少相当于一个营级建制。

清人梁章钜也有类似记载:“年羹尧由大将军贬为杭州将军后,其姬妾皆星散,有杭州秀才得其姬,她系年府专司饮馔者。她自云但专管小炒肉一味,每将军饭必前一日呈进食单,如点到小炒肉,则须忙半日,但数月不过一二次。他手所不能办,他事亦不相关也。”

这些故事展现了一种文化现象,即凡官皆擅长饮食,不饮难为官。这并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喜好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推动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能吃、会吃、善品之舌的人们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享受着美味,更推动着美食艺术向世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