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业元年的春天,杨侑如同一颗初放的星辰,在洛阳城中的紫微城里诞生。自幼,他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和气质。在他的童年岁月里,他被赐予了陈王的称号,后来又改封为代王,以一万户之多的食邑作为其领地。当时,高句丽战争正酣,而杨侑却留守长安,这份责任使他在政治舞台上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命运似乎早已安排好了一场戏。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业十三年,一位名叫李渊的人物带领着唐国公的大军攻入长安。他不仅拥立杨侑为帝,而且授予他太丞相的职位。这一切看似平静,但实际上,只是表面上的权力交接。杨侑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被迫接受李渊操控下的统治。

义宁二年的春天,当消息传来了杨广在江都兵变中去世的时候,李渊认为时机成熟,便于五月十四日(相当于6月12日)迫使杨侑退位,并自行登基,将国家更名为唐,并成为历史上的唐高祖。而对于这位曾经拥有皇冠的人来说,最终只能降为酅国公,一介闲人,在长安城中度过余生。

隋恭帝杨侑的一生,就这样以177天短暂而迷茫告结束。在他的死后,没有子嗣能够继承遗产,因此族子的名字——杨行基——成了酅国公爵位新的持有者。而关于这段历史,有人如同翻阅往昔,如李延寿笔下所述:“恭帝年轻且无知,无力掌握国家大事。一切灾难与混乱都源于君主无德;盗贼四起、野兽满路、南方蛮夷南下,都让人们感到绝望。此时此刻,他们甚至还要歌唱欢乐,与尧舜时代比肩,可见何其悲哀。”

最后,隋恭帝被安葬于庄陵,那里的土丘覆斗形宏伟,是靖陵之后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其周围已然没有任何建筑痕迹,只有一条明显的小道连接到西边那座充满秘密的小洞穴中,那是古人的盗墓之路,也是对过去辉煌与衰败的一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