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时代与准噶尔汗国交手开始,到乾隆时期清朝彻底消灭准噶尔,三代清朝皇帝前后用了100多年的时间,终于彻底消灭了威胁清朝西部安危的巨大威胁,也昭示着清朝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原帝国生存发展的游牧(蒙古问题)。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政治智慧和军事实力,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蒙古问题是原则性问题!因为蒙古地域太广大了,从与东北平原接壤的大兴安岭,到遥远的西域,再到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都曾是蒙古部落活动区域,对中原地区形成半包围态势。加上蒙古部落战斗力强悍,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女真族和蒙古族关系,对女真的崛起以及入关后的统治都会产生巨大威胁。

长期的消耗让漠南蒙古不堪重负,最终走向衰落,最终不得不向皇太极投降。1635年,林丹汗率领漠南蒙古众王公到沈阳向皇太极请降,漠南蒙古归顺清朝。这一事件对于明朝而言增加防御宽度,加速崩溃步伐;对清朝而言,在西部和北部多了一道坚固屏障。在1644年清军入关争夺胜利果实时,北方边境由漠南蒙古负责守卫。

康熙皇帝先是在噶尔丹压力下举行多伦会盟,将漠北蒙古纳入版图,然后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迫使其退出漠北。但历史证明失去西域中原帝国就永无宁日,因此清朝始终保持对准噶尔部压力,最终在1757年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从此 蒙 古问题彻底解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游牧民族威胁彻底消除!

准噶尔坐大的主要功臣之一就是沙俄。此时中国处于明末清初交替之际,对远在东北的沙俄无暇顾及,但作为龙兴之地东北安危至关重要,因此康熙积极反击两次发起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退出黑龙江流域,这些条约确定边界保卫疆土意义重大。

因此谁掌握准噶尔,就掌握争夺主动权。通过一系列条约以及消灭准噶尔, 清 朝沉重打击沙俄南下的企图。

鸦片战争前 清 朝一直致力于解决疆土问题作为少数民族 在处理与 蒙 古各部落关系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正由于几代皇帝巩固疆域不懈努力中华帝国数千年来的不断开拓疆土才大量保存下来成为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