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猷识理答腊:元惠宗的长子,幼年即被立为储君。其母奇氏因生育皇子而受到尊荣,被封为第二皇后。在元朝皇室的传统教育下,爱猷识理答腊接受了儒家经典的教育,并学习了蒙古文和汉文。他在端本堂接受系统的儒学教育,由汉臣李好文教授,学习《孝经》等经典。此外,他还学习琴瑟弹奏。

随着年龄增长,爱猷识理答腊参与到了元廷内部斗争中。当时,他与“奶公”脱脱之间关系发生变化,从原本的呵护照顾转变成了一种权力对抗。脱脱反对册封爱猷识理答腊为太子的原因是担心伯颜忽都可能会有生育,因此他表示反对,但最终还是被册封为太子。

然而,在位期间,爱猷识理答腊变得专权自大,不仅荒淫无度,还安插亲信,以谋取更多权力。他企图篡夺惠宗的地位,但未能成功,最终导致了内乱和军阀之间的冲突。他的行为激起了正直大臣们的不满,他们上书劝谏,但均遭到压制。

随着时间推移,爱猷识理答腊继续清洗惠宗近臣,最终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他成功篡夺了惠宗的地位并成为新的皇帝。这段历史如同一部关于权力的悲剧,每个角色都在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中寻找着前进之路,而他们所创造出的世界却充满了混乱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