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区教科研中心,叶方富的家国情怀:一段选择的反复铭记
1978年,叶方富出生于浙江温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995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天文学专业。在毕业时,叶方富想出国深造,但家人最初并不支持他出国。基于对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叶方富说服了家人,同时保证“学成后回国工作”。2000年6月,他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美国的天文学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天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乐观。但是,留学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为了学习新本领、实现强国之志。当他选择了软物质与生物物理这个研究方向时,是因为它既是一门新兴前沿学科,又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007年至2013年间,在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高校做博士后期间,叶方富专心科研,为将来回到祖国做好准备。在一次回国参会时,他遇到了李明,这次机会让他了解到国内科研整体状况,并被诚挚邀请回国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
2013年4月,当他的博士后研究结束后,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祖国,不再寻求海外职位,而是在中科院软物质物理重点实验室开启了新的征程。在接下来的八个年头里,他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并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开发了仿生肺芯片,为治疗药物筛选提供帮助。
2019年的某个日子里,当中国科技大讲堂上演讲的时候,我看到一个身影,那就是我——叶方富。我站在台上,用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人,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梦想,无论艰难险阻,都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