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唐代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或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避乱于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光化四年进士,任校书郎而卒。他以苦吟著称,其诗风清苦澹宕,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他的《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尤为传诵。在乱世出怪事的晚唐,他与其他四位名士共同被尊为“五老榜”之一。

关于曹松的籍贯,有说他是桐城人,有说他是潜山人,但根据历史记载,他应被归类为舒州人。他的生卒年代也不明确,《新编唐诗三百首》中仅记录其“生卒年不详”,据《桐城县志》,大约在公元830—903年间。这段时期正值战乱频繁,是英雄们挥洒青春的时代,而不是文人的好时光。

曹松在战争和动荡中流浪多年,从洪都西山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他对故乡怀念之情通过许多作品得到了体现。他的一生充满了漂泊与奔波,但最终因进士之举获得了一份官职,最终作为校书郎去世,这样的结局虽平凡,却也显示了他在那个纷扰时代仍旧能够留下一笔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