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军事:王以哲简介

王以哲,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中文名:王以哲,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于1896年11月29日,在吉林宾县(现属黑龙江省)。他是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也是张学良的亲信部属。在铲除亲日派“杨常事件”中,他是一位参与者,并领导了著名战役如“夜袭挑马渡”、“榆关之战”。1936年,他在西安事变中也是主要策划和实施人之一。此外,他还支援红军大量弹药,并与红军达成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协议。

工作经历:

24年(1935)夏,王以哲接受进步朋友和地下孙达生的劝告,认识到只有停止内战、全国全民总动员、联合各派共同抗日才有出路。他密送高福源团长去见张学良,陈述党抗日主张,使张有所接受,从而开始了东北军与红军的秘密交往。

25年(1936)初,张学良与王以哲商讨东北军的去留大计,并设立前进指挥所,与王以哲商讨局部合作。2月25日,他们会见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和苏维埃政府贸易总局局长钱之光等,就红白区通商达成口头协议。

延安会谈:

3月5日,王陪同张学良返回南京后,与李克农再次会晤,为进一步商谈中央负责人与张学良的事宜。这次会晤为我党在西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奠定了基础。

4月9日,再次陪同张学良赴延安,与周恩来举行著名的延安会谈。这次会议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对两军停战、互相通商、互派代表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个人生活:

在洛川期间,由于受党抗 日救亡主 张 的影响,在67 军 中 排 价 和 掩 护 了 不 少 进 步 青 年,如 孙 达 生 等。孙 达 生 经 杜仲远、高崇民介绍,由上海赴西安到东北軍工作,被安排为秘书名义少校军衔,为掩护其在东北軍中工作提供方便。

牺牲:

1937年2月2 日,在东北軍“少壮派”应德田、孙铭九等发动变乱中,因遭暗杀遇害,是为公忠体国,以身殉职。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对国家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