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定:元末的忠义英雄

在至正年间(1354年左右),汀州府判蔡公安招募民兵讨伐贼寇,陈友定应召加入。蔡公安对他另眼相待,让他负责所招募的民兵,并任命为黄土砦巡检。因平息诸山寨之事,陈友定升任清流县尹。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派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同月十一日,邓克明占领汀州并围攻清流。陈友定屯兵于县前平安寨,对邓克明军发起奇袭,将其击败并追击至宁化。

翌年,元朝福建行省授予陳友定為汀州路總管,他率軍抵御紅巾軍。在黃土寨發生激戰中,他勇不可挫擊敗了邓克明军,並俘虜了其部將邓益,因功升任福建行省參政。

同月底,当红巾军再次进犯时,陳友定率軍奮力抵抗,最终撃退敵軍。他为了防备天完军再次來犯,加緊修築崆峯嶺關寨及南北寨的工事。

至正二十年(1360年)夏,陳友谅杀死天完皇帝徐寿辉自立称帝,以大义为号。他命大将邓克明再次進攻汀州等地。陳友定的救援使得邓克明军溃败,而他收复了建阳、崇安和浦城等縣。

随后,在延平建立自己的政权,他威迫福建行省平章燕只不华,并被授予分省官职。此时,他控制了整个福建八郡地区,但他的统治方式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如漳州守将罗良写信批评他的行为,并遭到处罚。而朱元璋也开始准备对付他。

当张士诚和方国珍分别控制浙西和浙东时,他们名义上归属元朝,但实际上每年的运往大都的漕米常常没有送达。而陳對此表示理解並繼續效忠於元朝直到最后被朱元璋俘虏並處決。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关于忠诚与背叛,以及个人荣耀与国家利益之间冲突的人物形象——陈友定的故事,是一段关于中国历史最动人的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