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女孛儿只斤·旭烈兀,1217至1265年间的风云人物。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为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
18岁那年,他随拔都远征,横贯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在与匈牙利马札尔人的战争中,他与速不台分兵五路,大败马札尔军队于都宁河。1248年贵由死后,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积极拥戴其长兄蒙哥,使蒙哥在1251年诸王公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在随后蒙哥打击窝阔台系势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视失烈门等人,为蒙哥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1253年,旭烈兀率主力军出发渡过阿姆河西征波斯。旭烈兀分三路大军进攻,攻陷了教主忽儿沙的城堡。接着是巴格达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旭烈兀先用决堤放水淹没了哈里发的主力军和统帅,然后以一场精彩的大战迫使哈里发弃城出降。
晚年的旭烈兀致力于巩固在波斯的统治,使波斯成为伊利汗国统治的地理中心。他通过武力胁迫或联姻的手段清除了波斯境内割据势力的残余,对外则不断扩张领土,最终建立起一个跨越亚洲到欧洲的大帝国。
重要战役包括巴格达之战和攻叙利亚之战。在巴格达之战中,即1258年2月10日,当巴格达开城投降时,大约有数十万居民丧生,而哈里发穆斯台绥木被纵马踏死。这次屠城被认为是伊斯兰历史中最具破坏性的事件之一。而在攻叙利亚之前,他接受了亚美尼亚国王和安条克国王归诚,并成功攻占了叙利亚多个城市,但由于他父长兄蒙哥去世的事态发展,他决定返回中央草原参与继承权争夺,不再继续对叙进行进一步征服行动。
尽管如此,在他的领导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影响,都显著增加。他支持佛教,与教聂思托里安教派保持联系,这加深了他与本地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增强了他的政治基础。此外,由于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加快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速度,而回回炮、阿拉伯数字及历法也传入中国,是该时期文化交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然而,在晚年的努力之后,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当金帐汗别儿哥联合埃及苏丹拜伯尔斯对付他时,他不得不重新调动资源应对这新的威胁。但即便如此,在1370年代末期帖木兒統治下的帖木兒帝國滅亡後,其遺留下的疆域逐渐被各個部落領袖瓜分,其中包括它的一部分領土最終成為現代俄羅斯特區的一部分而不是傳統上對應於一個獨立國家或政權,因此可以說孛兒只斤·昔列迷俺(Khulugu)未能完成其祖先成吉思汗創建的人類史詩般歷史帝國夢想,這是一個連繫着數千萬平方公里土地與幾百萬人口生活的地方,它已經從地球表面消失,但它們對世界歷史影響仍然巨大且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