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或真隐,以悲翁自号,是一位杰出的唐代诗人、画家和鉴赏家。他生于苏州海盐恒山(今浙江海宁),虽然官途坎坷,但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文化见识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在他的生平中,有着不少值得注意的篇章。757年,他以进士之身登上仕途。随后,他曾任韩滉幕府判官,并因李泌的荐引担任著作佐郎。在贞元五年的某个春日,他却因“傲毁朝列”、“不能慕顺,为众所排”而遭到贬谪,最终流落至饶州司户参军一职。不过,这段经历并未阻挠他继续追求艺术。他与韦应物有诗酬唱,在苏州时,与友人共叙怀旧。此外,他还曾任永嘉监盐官,并著有《仙游记》,记录了飞云江畔的一次趣事。

尽管关于顾况生卒年的记载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他活跃于725年至814年之间,但根据他的诗作《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可知,顾况大约在806年前后仍然健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是诗坛上的重要人物,也是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节点。

总体来说,顾况虽身处艰难险阻,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本质的思考。这份坚持,不仅反映了他的个性,也成为了他作品中的一个鲜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