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精准把握对方的身体变化。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不能使用太极的缓慢套路,而必须随着对方的动作而快速应对。最佳时机是捕捉到对方最初的动作萌芽,即“一动”。这时候,对方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速度和力量,最易于处理。如果错过了这一机会,可以继续破坏对方发力的距离,使其无法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既不会受损也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再次失去这一机会,那么就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和转化对方的力量,使其在自己身上形成无效点。这样,对方的进攻就会变得无效。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远离到靠近敌人的发力距离,是一个难以掌握的小技巧。这也是许多练习者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一个谜题。

第二个需要掌握的是懂劲。

这里谈到的懂劵,其实是在处理完身上的力点后已经开始起作用。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敌人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了解并把握住敌人的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战斗中占据优势。

第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

很多人在实战中经常感到:我破解了敌人的招式后再攻击,但敌人却又改变了自己的招式,因此只能不断调整策略。但其实,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不让两者的能量分离来解决。在实战中,从未出现先主动后被动或先被动后主动的情况。要实现化发结合,其关键在于“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活跃态,一虚一实,用实腿承受力,用虚腿调整重心,并根据敌人的重心移动来及时调整桩位摧毁力量。也就是说,在同时承受和转化来自敌方发出的力量时,桩就应该活动起来,或向前推挤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劲,或绕步行走施以摆扫挒扭等技巧。总之,要使能量同时发生变化,以桩摧毁反击。

第四、在战斗中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对方力量大小。

即便相手拥有巨大的力量,只有当它真正作用到了自己身上才算数。在未达到自己身上之前,没有大小可言,因此不存在大小的问题。而二是在于如何认识朋友们速度快慢。

如果手脚加速,那目的只是为了打乱防御节奏并混水摸鱼。我如果能够随着他们行动而迅速反应,则无论他们多快,都无法接近我的身躯。而三是在于如何做出“急则急应缓则缓随”?

看似取决于体质素质高低,但实际上更依赖于发挥直线技巧,无论手臂或双脚,在没有必要延伸运用技巧的情况下,都能够立即释放出强大的力量的人才算得上太极武术高手。而四是在乎如何承担然后转变一切:

承担并转变不是简单的手臂技术,更是一种全身技能。不仅仅凭借推举中的训练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还需亲自尝试各种强烈和快速的事物直至周围每个部分都能接受任何事物,同时所有事物都可以被转变为有效工具。

因此,不断地进行这些训练,将会帮助我们成为真正合格的大师级武术家。此外,每一次成功执行这些技巧都会增加我们的经验值,让我们更加熟悉它们,并最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是一条通往真理之门的大道,我们只需坚持不懈地探索,就会发现隐藏其中答案所蕴含的一切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