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与他人交手时,首先需要对对方的身体变化有着充分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且速度快,我方不能使用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来应对,而是必须随着对方进退快慢而灵活应变。最佳的时机是在对方刚开始动作雏形之时,即“一动”。因为这时候,对方的速度和力量都未形成,最易于处理。如果错过了这一机头,可以继续破坏对方发力的距离,使其无法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从而自然无损。
如果这一机头也被错过,那么就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力、化解力,使得这些力量在自己身上形成无效点。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对方发力的距离外转移到发力的距离内,是一个掌握拍击技巧的问题,这是一个许多练习太极的人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关键点是懂得劲道。
这里所说的懂劲,其实已经在上述通过身体处理对方力量点的时候就开始发生作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通过听劲技巧,了解并控制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方创造出超越常人的攻击机会。
第三、要做到化合一致,即同化同发。
很多人在实战中经常感到:我破除了敌人的招式后,再去打他们,但敌人却又改变了,所以只能不断地调整再调整,没有办法找到有效的攻击方式。其实,这背后的秘诀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化合一致的问题。在实战中,一直都是阴阳两者共存,而不是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要达到化合一致,其关键是在“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活跃的,一虚一实,用实腿承受力,用虚腿调节重心,并根据敌人的重心运动进行桩位摧毁。这意味着,在承受和化解敌方发出的力量同时,将桩引导出来,或前进进行掤挤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劲,或绕步行走施以摆扫挒扭等劲。不论如何,都必须让桩成为摧毁力的工具。
第四、在实战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一是如何认识敌人的力量大小?即使敌人拥有巨大的力量,只要这些力量还没有作用到我身上,我便不会害怕,因为它还没有产生效果,因此不存在大小问题。而二是如何认识敌人的速度快慢?如果enemy加速,以至于打乱防御节奏试图混水摸鱼,我则应该随着他们快速行动而迅速反应,不论是否急促。我只要能够随波逐流,就能让任何快速行动都无法逼近我的身躯。此外,还有三个问题:三是怎样做到“急则急应,缓则缓随”?虽然看似取决于个人素质,但是实际上更关乎的是技术上的高低层次。这一点可以通过善于发出直接冲击来实现,无论手脚,在不需远程运用的情况下,都能够立即释放出强大的能力;四最后,要知道怎样承受并转换为自己的优势。这并不仅仅是一种臂部技术,更是一种整体性的能力要求。你必须亲自尝试各种不同的强度和速度,以至于你的整个身子都能承担起所有挑战,同时转换成不可抗拒的一种威慑力,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的存在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