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蔑儿乞部蒙古人,元仁宗延祐元年出生于显赫贵族家庭。伯父伯颜曾任中书右丞相,独揽国政八年;父马札儿台历任要职,与伯颜共事。脱脱自幼在伯颜家长大,以吴直方为启蒙教师兼心腹幕僚。两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吴直方鼓励脱脱立志“日记古人嘉言善行”,致力于修身齐家。

15岁时,脱兮开始仕途,在天历二年被擢用至同知宣政院事、前职升同知枢密院事。在至元元年,他在镇压唐其势余党后,被授予御史中丞、虎符亲军都指挥使,并提调左阿速卫,加封御史大夫。

作为伯颜的亲侄子和心腹,却因见证了其权倾朝野而感到忧虑。他与吴直方商议,最终决定铲除伯颜,以免危及自己家族。此举得到了皇帝妥欢贴睦尔的支持,对抗专权的伯颜。然而,这场斗争不仅是内部权力斗争,也反映了社会背景中的民族矛盾和政策变迁。

随着事件的发展,脱兮最终成功驱逐了伯颜,并上台执掌朝政。他废除了“旧政”,推行了一系列新措施,被誉为“更化”。此外,他还主持修撰辽、金、宋三史,将历史上的智慧融入治国之道中。

尽管如此,一些士人仍批评他过度追求财富,而他的弟弟也先帖木儿则继承了他的政治地位。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人物及其行为共同塑造着一个时代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