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0年,喜塔腊氏出生在内务府大臣和尔经额家里。1774年,她通过选秀进入紫禁城,被乾隆一眼相中,被指婚给十五皇子永琰做嫡福晋。那时的永琰已经被乾隆秘密地立为了储君。喜塔腊氏虽然出身不显贵,但她性格柔顺,知书达礼,进退有度。她与永琰琴瑟和鸣,有着说不完的心里话。
1780年,她为永琰生下了第二女。此后的四年间,又先后为永琰生下了第二子绵宁、第四女庄静固主。乾隆非常喜欢绵宁,一天到晚抱着他去御花园玩耍,给他摘花瓣、捉蜻蜓。在爷爷的陪伴下,他用稚嫩的笑声,将爷爷的心牢牢拴住。1795年,乾隆感觉自己在皇位上坐了60年,再坐下去,就该超过爷孙两代人的记录。他于是把帝位禅让给了永琰,即大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嘉庆,当上了太上皇。
1796年正月,她被嘉庆册立为皇后,与丈夫迁到毓庆宫居住。那一年二月,嘉庆追封她的父亲和尔经额,为三等承恩公。门庭式微多年的和尔经额家族,在龙恩普照之下渐渐兴旺发达。但是太上皇乾隆禅位后,并没有离开紫禁城。她尽管贵为皇后,还得每天都去给乾隆的几个后妃请安。她处处表现出谦卑和恭顺,不敢有疏忽,以免惹太上皇不高兴,从而为嘉庆带来麻烦。
然而,她身子骨本来就瘦弱,再加上每天都得谨小慎微,最终因病逝世于1797年2月初7日。当时她还回光返照地下了床,让宫女们帮忙沐浴并化淡妆。一夜之间她竟然再也没有醒过来,无声无息地结束了一生的显贵平淡生活,只活38岁。大清朝第七位皇帝嘉庆对她的深情厚意,用《大行皇后挽诗》表达出来:
琴瑟和鸣忽断弦,冬宵夏昼甘三年。
云烟缥渺归冲漠,儿女伶仃忍弃捐。
意外突成今日事,心中拟结再生缘。
坤仪定位悲期发,此恨绵绵万古牵。
此诗虽短,却字字千斤句句走心。在纸上的挥洒跳跃,是对喜塔腊氏的一种怀念与悼念。而作为嘉慶第一任妻子的她,在生命短暂却留下的遗憾,也是无尽的人所共鸣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