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部分,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准确把握对方的形态变化。面对对方快速和力量强大的攻击,我们不能用太极的缓慢方式来应对,而是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动作以跟随对方。最佳时机是在对方刚开始动作时,称为“一动”,因为这个阶段速度和力量尚未形成,易于处理。如果错过这一机会,可以破坏对方发力的距离,使其无法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既不会受伤,也不会产生任何损失。如果再次错过,这时候就要利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力并转化力,使其在自己身上形成不可突破的点,对方即使再进攻也无效。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远离我们到靠近我们的过程,是一种高超的拍打技巧。这是一个难以掌握的问题,大多数练习太极的人长期以来都难以解决。
第二个关键点是懂劲。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开始通过身体处理对方力的点,但是真正懂得劲还没有达到。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要通过听劲功夫了解并控制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击败敌人的方法。
第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
许多人在实战中经常感到:我破解了他们的招式后,再去攻击他们,他们却又变了,所以只能不断地适应新的情况永远找不到击败敌人的机会。其实,这种感觉背后的秘密就是没有把握好化发结合。在实战中,从不单纯是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而是一种阴阳相辅相成的情景。要实现这种化发结合,其核心就在于“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桩,一虚一实,实腿承受力,虚腿调整重心,并根据对方重心运动及时调整桩位摧毁敌人的力量。而且,在承受和转化敌人力量的时候 桩就应该移动,或向前推挤采肘,或退后施展捋按之法,或绕步而走施展摆扫挒扭等法术总之必须让桩同时进行转换摧毁。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在承受和转化敌人力量的时候,同时让身子部位成为攻击目标,以此来摧毁他的攻势。
第四、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彼此之间的力量大小?
尽管你的手臂可能被他轻易压倒,但只要他的拳头还没打到你,你就没有理由害怕,因为直到那一刻,他的手臂上的肌肉仍然属于他。你可以选择任由他挥拳,却不让它碰到你。你会发现,无论他多么强大,都不能比起一个好的防守更快,更有效。你不必害怕,就像你不必担忧是否能站立稳固一样,因为你的脚下依旧坚定如初。当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意识到所有关于大小的问题都是不存在性的。”
二是如何认识彼此之间速度之快慢?
当你的朋友加速跑步,那只是为了混淆视听,让我看起来像是落后的样子。但如果我随着他的节奏运行,我就会发现,即使他再快,我也能够保持我的位置。他怎样才能超过我?三、如何做出“急则急应,缓则缓随”?
这似乎涉及到了个人体质之间的比较,但实际上,它更关乎技巧水平。如果一个人能够迅速发出直接有效的冲击,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四是怎么办才行得通?
最后,不管手臂还是脚踝,在没有空间限制的情况下都能迅速释放出足够强大的冲击者,就是真正的大师!
五 是怎么做才能充分地使用身上的能力呢?
这是不是只不过是一套推举技巧吗?非如此简单。此外,还需要亲自试验,用整个身体测试各种不同的猛烈与快速直至周围每个角落都能支撑起巨大的压力,无处不能改变这些压力的方向而达成目的。这不是仅仅依赖推举所能完成的事情,它要求我们用整个人体来尝试各种可能性——既包括猛烈也有包括快速——直至每个地方都变得无懈可擊。这才算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