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维新变法与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名福庆,号兰亭,是道光帝之女。1861年,她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大权,并且一直到1908年去世为止,这期间她实际上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命运。在她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比如鸦片战争之后的多次外交战役,以及近代化改革运动——包括咸丰十年的各项改革和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
孙中山:辛亥革命与三民主义
孙中山(1866-1925),字文叔,是中国近代革命家,他是国民党的主要创立者之一。他倡导“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从而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他未能长久掌握国家大权,最终因病逝世于1925年。
蒋介石:北伐统一全国及抗日战争
蒋介石(1887-1975),字元芳,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军事和政治人物。他曾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并领袖国共内战。蒋介石参与组织北伐,即反对南京政府并最终統一中國的大规模武装行动。此外,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中央政委兼指挥全线作战,对抗日本侵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清末维新与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是晚清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被誉为“百越先贤”。他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概念,并致力于推动社会变革。他的著名理念包括兴办学堂教育以促进知识普及,以及通过修订宪法来确保君主有限制,以防止专制暴行。此举导致了一系列激烈批评,但也激发了一些人对社会改良的思考。
辛亥革命后的混乱与袁世凯复辟
辛亥革命成功后,由于国内政治不稳定,加之各派势力争夺政权,导致北京政府逐渐陷入混乱状态。袁世凯曾一度支持共和,但随着局势恶化,他开始寻求重建帝制。在1916年3月29日 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即称自己为中华帝国皇帝。这一举措引起全国性的强烈反对,最终被迫放弃,不久即因健康问题辞职离职,而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制度才得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