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形体变化的认识,关键在于掌握
这不仅是指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量和速度都很强,我就不能用太极那种慢动作来应对,只能跟随对方的进退快慢。最佳时机是在对方刚开始动作的时候,即“一动”。因为这个时候,对方的速度和力量都还没有形成,这时候处理起来最容易。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可以继续破坏对方发力的距离,使得他们不能将力量作用到我身上,这样就不会受伤。而如果再错过,那么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力,化掉力点,让它们在我身上形成一个不可击中的点,对方的攻击自然无效。这是一个知拍功夫,是大多数练习太极的人长期难以达到的难题。
第二个要掌握的是劲道
这里谈到的懂劲,在上面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要通过听劲功夫,了解并控制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我才能给予反击。
第三、实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
很多人在实战中经常感到:我破解了他的招式后再去攻击他,他却又变了,所以只能不断调整,再次攻击永远找不到机会。其实,这背后的秘密就是没有把握住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实战中,从来都是阴阳共存,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之说。要实现这一点,其关键在于“遇力成桩”。而这些桩必须是活跃着的一种状态,一虚一实,其中实腿承担压力,而虚腿则调整重心,并根据对手重心运动而迅速进行桩子的摧毁或移动。此即承、化同时进行,同时以桩子摧毁。我所说的活动桩子,不断地向前推进,或向后撤退,或绕圈走路,用不同的姿态施展出摆、扫、挒、扭等技巧总之,无论何时,都必须让两者同步发展,以桩子为核心摧毁敌人的力量。
第四、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如何认识对手力量大小?无论其力量有多大,只要它没打到我身上,我就没必要害怕;所以说,没有大小可言。
如何理解对手速度快慢?加速只是为了打乱防御节奏,然后混水摸鱼。我如果能够随着他的节奏快速移动,那么哪怕他再怎么快,他也无法进入我的身旁。
怎样做到“急则急应,缓则缓随”?看似这是关于身体素质的问题,但实际上更考验的是技术上的高低。这一点解决方案就在于善于发出直线劲道。不管是手还是脚,只要不需要距离感,就能随时释放出力量,这就是真正的太极武学。
如何承受并转换为自己的优势?这种能力并不仅限于推举练习,还需通过身体试炼,将猛烈和快速的力量尝试周身,每个部位都能够承受各种冲击,也能够转换为自己优势。但这不是简单的手臂技巧,更是一种全身性的训练必须从猛烈和快速的地方测试你的全身,无处不能被击打,无处不能转变为你的优势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