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昭:三国时期书法家的沉思生活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胡昭以他的书法闻名于世。他本名为胡昭,字号孔明,是一个汉族人,在颍川出生。161年,他来到了这个世界。250年,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了一片宁静与美好的作品。
胡昭开始的时候到冀州避乱,因为袁绍给了他一份任命,他辞谢了。然后他归回隐居故乡。在曹操任司空丞相后,曹操频频征召他,但胡昭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愿意仕途中去追求功名。他说:“我是一个在野书生的身份,对军对国都没有用处,我只是想安心地研读经籍自娱。”
但是曹操尊重他的决定,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有些人喜欢仕途,有些人喜欢隐居,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于是胡昭移居陆浑山里,亲自耕种,以求道为乐事。
不久之后,一场叛乱爆发了,他们杀死了县主簿,并且破坏了县镇。但是张固率领十几个吏役士兵恢复了政权,并且因为他们保护着一个叫做胡居士的人,所以整个地方就平静下来。
正始年间,那些大臣们推荐胡昭说:“他心地天真、行为高洁,就像伯夷、四皓一样坚定和纯净。”但就在公元250年,当公车特别征召时,适逢他的去世,他享年八十九岁。
人们评价说:他的书信墨迹非常出色,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而傅玄评价说:“虽然你是一位仆隶,但是你的品德和举止都是被爱戴的。”
总之,胡昭是一个拥有高雅喜好的人,他以研读经籍自娱,以身耕田为乐,而不是追求功名富贵。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是那个时代最值得尊敬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