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从绿林到东北王的传奇人生
张作霖,字雨亭,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贫苦农家的儿子到成为东北的实际统治者,这段旅程是多么精彩。
早年经历
1875年3月19日,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他的童年充满了变故,他的父亲被打死后,他和二哥前去报仇,但误伤了一人,二哥被捕,而他逃走。随后他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在那里他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并学习兽医。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侵占东北,当时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他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他由此声名鹊起。
宦海生涯
1902年,张作霖受抚于新民,被推为团练长。在途中,他与赵春桂结婚,她是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母亲。随后他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
1911年的武昌起义之后,他带兵入奉天省城支持党人。1912年,被袁世凯任命为关外练兵大臣。1915年,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虎踞东北
1920年代初期,由于直皖战争失败而归,他宣布东三省独立自主,并自任保安总司令成立陆军整理处。这一举措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东北王”。
皇姑屯事件
1928年6月4日,上午5点许,当张作霖所乘专列驶过皇姑屯附近桥洞时,由日本关东军预埋炸弹爆炸,不幸身亡。这次事件震惊全世界,为历史上的一桩轰动案件留下了深刻印象。
社会评价
正面评价方面,有评论认为:“雨亭把东三省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掣肘,处境也很难。如果国家统一了,将建立中央政府,那些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孙中山对其也有同样的看法。而负面评价则指出了他的穷兵黩武以及对日本的大量依赖等问题。此外,还有人批评他的思想较为守旧,对待革命党人的态度极端残酷,以及在关键时刻背叛中国民族利益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