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即位后,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大统的制度,这一制度在明朝的整个历史上得以延续。
朱元璋去世后,由其第三子朱允炆即位,是为洪武帝。洪武帝在位期间,强化了中央集权,同时对外扩张疆土,使得明朝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洪武帝去世后,其子朱祁镇即位,是为宣德帝。宣德五年(1441年),宣德帝病逝,由侄孙太子朱祁钰即位,是为天顺、景泰二主。
景泰三年(1457年),景泰二主去世,由其弟弟太子的儿子,即他的孙子朱祁虎,即位,是为成化、弘治两主。
弘治十七年(1504年),弘治二主去世,由侄孙太子的儿子,即他的曾孙辈的第六代亲王之长——太子的儿子,成为新的皇储,并于当年的十一月登基,是为正统四年的嘉靖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