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杨默,1962年7月出生于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是杨青的四弟。作为一名血液学博士和医学教授,他在医学领域拥有深厚的造诣。
生平
1979年,杨默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1984年的毕业典礼上,他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任职,并开始攻读脑血管专业硕士学位。十年后,即1990年,他前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继续深造,攻读了血液学博士学位。在完成研究工作之后,1997年他回到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血液干细胞及血小板/巨核细胞的研究工作。他随后于2000年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科学主任,此时他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专注于造血干细胞、血小板生成过程中的细胞及分子调控,以及巨核细胞与血小板的造血调控机制。
主要成就
杨默在国际上以其对上述领域的贡献而闻名。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超过100篇,其中包括了《循环》、《肿瘤研究》、《干细胞》以及《blood》的重要文章。此外,他还取得了38篇SCI收录论文,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在科研上的卓越表现。
代表性论文
其中两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是:
刘英、蒋晓红等人共同撰写的一篇题为“Dedifferentiation-reprogramm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ith improved therapeutic potential”的文章,该文发表于《Stem Cell》杂志(2011,29(12),2077-2089),IF值达到7.871。
梁思轩等人合作完成了一项关于心脏内皮祖-cell (SCA1(+) /CD31(+) side population cells) 的培养、分化和迁移实验,并将结果发表在《J Thromb Haemost》(2011,9,1628-1637)杂志上,其IF值达到了6.291。这两项成果不仅体现了杨默对该领域知识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精湛的手术技能和卓越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