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永嘉县蒲洲乡中埠(现为温州市鹿城区蒲州)的一个普通家庭里,1902年1月27日,一位名叫青钱的男孩诞生。这个男孩后来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邱清泉。

从小,邱清泉展现出了非凡的学识和勇气。他在1908年就读于基圣小学,并且以第一名毕业于1910年的县城高等小学。在1912年的“五.四”时,他积极参与了永嘉膺符区青年联合救国会。随后,他与同乡黄氏夫人结婚,并在1921年以第二名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

1924年7月,邱清泉决定投身军事生涯,他考入了广州的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在那里,他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第一次东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快速升迁,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指挥官。

1935年10月,邱清泉完成了他的留德学习,并返回中国。在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中,他担任教导总队参谋长,与日军作斗争。此后他继续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作用,最著名的是昆仑关之役,该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胜利,为抗击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战役(徐蚌会战)期间,被解放军包围并被击毙。然而,这个英雄的事迹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被后人铭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有着坚定理想和无畏精神的人物。

1956年的电影《昆仑关》即基于他的生活经历,其中由吴楚帆饰演主角。这部电影对公众了解到更多关于这段历史以及邱清泉这一时代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