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颖,字不详,出身京兆杜陵望族。其父佐官卑微,但他凭借贞元十六年的科举成就,一路升迁至宰相,再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也伴随着坎坷:被贬为循州司马、左拾遗和右补阙,最终因手笔敏捷而受到宪宗的赞赏。

在穆宗即位之初,杜元颖再次崛起,被召入翰林院担任学士。他以勤奋著称,即吴元济平时期便被赐予绯鱼袋。转任司勋员外郎并知制诰后,再次升迁为中书舍人,并受封金紫。长庆元年,他成为同平章事,加上柱国和建安男之衔。

但杜元颖的执政生涯也留下了争议。在昭愍帝时期,他带领军队镇守蜀州,却因求取珍异玩好而引起朝廷的疑虑。而当南诏蛮兵攻陷成都、大掠民财后,杜元颖与郭钊共同抵御,最终逃离战乱。此事件导致数万蜀人悲痛欲绝,有千余人投水自尽,其怨毒声响传遍多年。

最终,由于监军张士谦等人的弹劾,杜元颖被贬职并判官崔璜、纥干臮郢州长史卢并唐州司马等人遭受牵连。他六年后在贬所卒去,上表乞赠官,被赠湖州刺史。他的五题诗一卷今存一首,为世所传记。但他的政治生涯,如同春日细雨润物无声,不免有待考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