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忠,豫剧净行演员,以曲剧选段百首视频闻名于世。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河南省宁陵县柳河村的一个贫穷家庭。自幼,他便以其清亮的嗓音和对戏曲的热爱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誉。在民权县李庄寨大平调姜庙科班接受专业训练后,他迅速成为了一个有才华的小羊倌,并在1933年进入科班正式学习戏曲。

李斯忠以其聪明好学、勤奋致命的性格,在短短72天内就登上了舞台。他专攻净行,共学了12出戏,其中主角上演的有11出,如《秦香莲》、《铡赵王》中的包公等角色。在商丘快乐戏院首次亮相后,他迅速崭露头角,以其洪亮的声音和豪迈的情感获得了一夜之间的盛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斯忠不仅在豫东一带流传开来,而且他的艺术水平也逐渐提升。他改唱豫剧,并且在1950年加入宁陵县豫剧团,最终成为该团团长。此时,他已经被评为“河南省先进文艺工作者”,并且参与录制了他主演的《秦香莲》全剧,这部作品还被灌制成唱片,由北京宝文堂出版。

李斯忠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净行演员,而且还是一位不断追求完美的人。他总是注重技巧上的创新,不断吸收兄弟剧种中的精华,将之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这一点体现在他对前辈老艺人的尊敬,以及他对于不同年龄、身份包公形象塑造的心无限探索与实践。

在他的代表作中,《下陈州》尤为人称道,这个角色通过他的独特唱腔技巧,使得包公这个人物更加鲜活,更深刻地触动了观众的心弦。除了这一点外,还有一些其他黑头角色,如《老包放羊》、《老包赶考》、《下陈州》等90多出,也都是他最擅长的一部分。

尽管大平调剧种随着时间衰微,但李斯忠仍然保持着对艺术事业贡献的大志。他一直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并曾任河南省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1996年,享年75岁时离开我们,但他的名字依旧留给我们无尽灵感和启迪。而今,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古老而又新鲜的话语,即使无法亲眼见证他那光芒四射的一生,也能领略到这位伟大的净行演员所拥有的传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