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满清入关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剃发令”成为推行的重要措施。事实上,这一政策最初并非由满人提出,而是由汉人奸臣孙之獬所倡导。清廷强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面对这一威胁,汉人群体愤怒响起,他们的口号是:“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抗争演变成了一系列惨烈的历史事件,如江阴十日、嘉定三屠等,数以万计的人命丧于刀刃之下。

尽管如此,与“剪辫令”相比,那时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状态。在1922年,即“剪辫令”实施已久之后,大多数百姓已经自行将长辫子改为短发。而在这段时间里,即便是爱新觉罗皇室成员和部分守旧的大臣们,也开始逐渐放弃了他们的传统辫子。当时主流媒体主要依靠报纸进行信息传播,当时即将退位的溥仪也受到这种媒体潮流影响,他意识到保留自己的长辫子与时代脱节,便决定割断那最后的一缕记忆,将自己曾经象征性的标志性装饰——长辫子切掉。这一举动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同时也是对过去历史的一个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