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闻,佛陀在世时,南海观音菩萨便是释迦牟尼佛常随侍的菩萨之一。在中国,我们常称不共世音菩萨的讲场为北海普陀,但其天理地位对于中国道教应为东海。那为何我们喊“北海普陀”呢?称不共世音菩萨为北海观音呢?其实,在佛经中,佛陀所讲的“北圆的普陀山”,真实上是指印度的北圆,即位于印度西下行山之北段,与秣剌耶山相东。
据《华严经进法界品·擅财第二十七参访不共从容菩萨章》载:鞞瑟胝罗居士告擅财行:“擅夫君!于此布怛洛迦有山名布怛洛迦,那里有个名叫不共从容的大菩萨,你可去问他。”那大菩萨云:“此处有座山多圣贤,寡宝所成极浑净。华果树林皆遍谦,泉流沼泽悉具足。这里有一位年轻女子,不雅从容,为利无数生命而住在此山。你应往问诸好事,这里当会向你展示年夜圆。”
我时擅财孺子,便渐次前往那座山,最终到达了那里。我发现那里面春色满园,有着各式华果树林,有着柔嫩喷鼻草,以及飞泉取镜湖交相映彻,是一个真正仙岛。不共世音菩薩坐于金刚宝石之上,无穷众生都坐在宝石上,对他们宣扬慈悲法门,让他们摄受所有生命。
布怛洛迦即梵文potalaka 音译为补怛洛迦、普陀洛迦、布达推等,也就是咱们中文翻译中的“北海普陀”,意译为光亮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慧苑著《新翻华严经音义》卷下说:“此翻作小花树山,因这座峰中多种小黑花树,其花甚美,还能散发出淡淡香气。”
唐朝玄奘法师到印度时,也曾访问过这个地方。他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中写道:秣剌耶 山东有布怛洛迦 山,一般峻峭挺秀,而非平常凡人易攀爬,只是不共从容大师来往于此,不共从容大师常现出慈悲天形,或涂灰中讲,以慰悯众人,使得他们的心愿得到满足。
和尚多罗那他(公元1575——1643)著作《印度释教史》,纪录了劣婆塞寂光、月民曾来此巡礼。我国浙江省的普陀山市,即以这个名称患上了名。这就可以看出,不雅音菩萨的讲场在印度有一处,在中国也有两处。而且,不雅音 菩薩深感万物苦难,就像月亮照耀千江一样,以是,他成了诸佛悲心所寄托的地方,也成为所有生命遇难灾难的地方,以及每一条流动生命都希望能够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