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王——楚国中兴之主,自幼便被视为国家的希望。公元前527年(楚平王二年),太子建迎娶秦国女子,这位女子既美丽又贤惠,深受太子的喜爱。但就在这时,大夫费无忌出言不逊,他认为这个秦国女子实在是太过迷人,让太子建自己另寻佳偶。楚平王听信了他的话,最终决定自己与这位秦国女子结婚,并生下了儿子珍,而让原先的妻子再嫁给了太子建。
然而,在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十三年),当时的君主去世后,一场关于继承权的争夺战爆发了。军事将领子常提出了立令尹子西为新的君主,但他坚决拒绝,因为这样做违背了国家法则,并可能引起内乱和杀戮。在他的坚持下,原本应该被废黜的人选珍得以继续成为君主,被尊称为楚昭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费无忌恨之入骨,因为他曾经中伤过太子建并导致其逃亡,同时也害死了一些忠臣,如伍奢父子和郤宛。这一事件激化了民众对吴国侵扰的怨愤,他们希望通过铲除费无忌来获得解脱。在这样的背景下,令尹子常最终处决了费无忌,以此来安抚民心。
在公元前514年的那一年,当吴国趁机进攻时,由于内部矛盾和外敌压力巨大,两位逃到楚国避难的大臣——公孙掩余和烛庸遭到了围困。当他们向吴国内求助却未能得到回应后,只有求助于当时正值政治动荡中的楚昭王。而为了表彰他们对国家忠诚及反抗精神、同时也是为了缓解与吴之间紧张关系,不仅接纳并安置他们,还赐予他们土地,从而使二人得以免于危险。而这一系列举措也间接地加剧了两国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最终促成了伍绔胥等人的归属以及吴对舒邑、城父、胡邑等地攻占,以及诸多其他历史事件发生。此刻,我们不得不感叹,即便是在战争与混乱中,也存在着一种超越利益甚至生命本身的情谊与忠诚,那就是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