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王显斋正坐在他的书房里沉思。窗外,阳光透过树叶洒进来,照亮了房间的一角。王显斋是一个奇人,他不仅擅长武术,还博通古今,每个人所学的知识对他来说不过是指头一挥的事。
王显斋隐居于京师十余年,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他却无欲无求,只愿修行和探究人生。他对百工杂技都有研究,对天文地理更是如数家珍,对诸子百家也如指掌一般。在他看来,无论是大丈夫得志还是独善其身,都应以此为目标。
然而,这位奇士并非全然隐藏在世间,他的名声远播四方,有许多好学的人都慕名而来向他请教。据《天水武术》记载,王维,即字显斋,是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利桥乡人,从小就投入道士门下学习气功、武术和文化,并背诵了许多道家的经书。
为了逃避婚姻的束缚,他去了峨眉山,然后又去上海。在那里,他不仅精通武艺,而且还研习了五行八卦等玄奥之物。当年纪已经到了48岁时,他开始出入北京各庙观中,最终隐居于北京万寿山的一座古庙宇内,被人们誉为绝尘遁世的“侠客”。
有人称赞他的剑术高超,更有人尊敬他视作“半仙”。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坚持与执着。他喜欢购置一些粗糙的铁石,用金石之心磨砺自己,就像要用最坚硬的东西锤炼自己的意志一样。
抗战期间,当日本侵略者试图胁迫道人加入伪组织时,一位日寇将枪口对准了王显斋,说:“愿从则生,不从则死。”面对这一威胁,王顯斎毫不畏惧地说:“真心修道者素来不问,更况我乃中国之臣民乎?岂能参与反抗吾国政府之事?”随后,他用手画了一圈,让周围的大树枝叶自行剪成圆形,这场景令日寇惊叹不已,最终赐给了他们宽恕,并护送回山去。
尽管如此,在1965年的某个春夜里,王顯斎终于羽化升天,以116岁高龄告别这个世界。但即便离去,也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为后人的智慧与勇敢提供了榜样。而那幅画中的圆形树枝,如同生命中那些难忘瞬间,与时间共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