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定:元末时期的著名将领,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故事发生在至正年间,他应募前往清流招募民兵讨伐贼寇,在蔡公安面前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被任命为黄土砦巡检,并因平息诸山寨之功而升为清流县尹。

至正十八年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派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而同年十一月,邓克明占领汀州并围攻清流。陈友定屯兵于县前的平安寨,以奇袭击败了邓克明军,并且俘虏了其部将邓益,因此被授予汀州路总管一职。他率军抵御红巾军,在黄土寨发生激战,最终以勇不可挡击败了敌人并俘虏了多名敌将。

同年十一月,陈友谅再次派兵进犯杉关,但遭到陈友定的坚决抵抗,最终被迫撤退。为了防备天完军的再次来犯,陳友定加紧修建崆峡岭关寨及南北寨的工事。

至正二十年夏,天完皇帝徐寿辉被杀后,其子自立称帝建立汉朝,大义元年。大义二年的春季,大将邓克明再次率领红巾军攻打汀州等地。在战斗中,陳友定率先出马放火烧敌营,又攻下水南寨,使得红巾军溃散逃跑。

之后 陈友定继续扩大势力,一举攻下延平和汀州,并获得福建行省的一系列官职。他虽然是农家子弟,但却能粗通文史书籍,对诗词亦有涉猎。然而,他独揽大权,不仅赏罚不公,还杀害了一些反对的声音的人士,如罗良、陳瑞孙、孔楷和詹翰等,这导致他威震八闽但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朱元璋逐渐崛起,他在浙西和浙东建立自己的政权,与陈友定争夺福建地区。在这场冲突中,有几位重要人物出现,他们包括胡深、阮德柔、李文忠以及汤和等人。最终,当朱元璋的大批軍队包围福州市时,只有少数守城士兵仍然忠诚于陳友定,而其他士兵则纷纷投降或逃离。当城破时,許多將領都向朱元璋投降,只有陳海父子坚持到底,最终也未能幸免,被处死。这段历史上的争斗与背叛,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格局画上了一个悲剧性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