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是强调了对对方形态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量强大,速度快,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来应对,而应该随着对方的进退快慢而相随。
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时机是在对方最初动作出现“一动”的时候,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和力量都还未形成,这是最容易处理的情况。如果错过了这一机会,可以继续破坏对方发力的距离,使他们无法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既不会受到伤害。然而,如果再次失去这一机会,就需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力、转化力,使得这些力点无法作用于自己身上,从而使得对方的攻击变得无效。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远离发力的距离进入到近距离发力的过程,是一个高超的拍击技巧。而这个技巧,对于许多练习太极的人来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需要掌握的是懂劲。
谈论懂劲,在上述描述中已经开始体现出来。在与身体接触的一瞬间,我们必须通过听劲功夫来感知并控制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突破点,实现真正有效地反击。
第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
很多人在实战中经常感到:我破掉了敌人的招式后,再想攻击他们,但敌人却又变了,所以只能不断调整策略永无出其不意之机。其实,这背后的秘密就在于没有把握住如何进行化发结合。在实战中,从来都是阴阳并存,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之说。要达到这种水平,就是要“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桩,一虚一实,实腿承受力,虚腿调整重心,并根据对方重心移动情况及时调整桩位摧毁敌人的力量,也就是说,在同时承受和转换敌方来的力量的时候,我的桩就要活动起来,或前进施展掤挠采肘,或后退施展捋按之类的劲,或绕步行走施展摆扫挒扭等类型。一句话,要使我的 桩既能摧毁他人的力量,同时也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情况。
最后,我需明确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对手所拥有的力量大小?即便对手拥有巨大的力量,只有当它真正作用到了我身上才算数,在此之前,我就没有任何恐惧,无论大小。我二是怎样认识他的速度快慢?他的加速目的仅仅是不打乱节奏让混水摸鱼。我如果能够跟上他的节奏,无论他多快,他也无法接近我;三是我如何做到“急则急应缓则缓随”?看似这是关于身体素质比较的问题,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技术上的精细度,其关键在于善用直线 力量。当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不需要空间差距,不需要运转也不需要周旋的情况下立刻释放出你的全部潜能,你就是太极!五是我怎么学会承受并转换外界压力的能力? 这不是单纯的手臂运动,更是一种全身性的训练。你想要成为这样的武者,不仅仅靠推举这样的简单训练,还必须通过真刀真枪试炼自己,让每个角落都充满挑战,让每一次冲击都成为一次锻炼,以至于周身无处不可能抵御外界压力,每一次碰撞都可以被融入自己的内核成为新的本领。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武术修为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