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其祖父原姓谢,因入赘陈家而改姓。父亲有五子,排行第三。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在察看其祖先墓地后,一卜者预言他将来定会富贵。尽管曾任县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
1355年(至正十五年),徐寿辉遣将倪文俊破沔阳,陈友谅加入红巾军,与黄蓬起义相结。他初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1357年(至正十七年),他杀倪文俊、吞并其军队,并自称宣慰使,再称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攻陷安庆、龙兴、瑞州等地,然后分兵攻取邵武、吉安,并以自己领兵进入抚州,不久又破建昌、赣州等地。当时长江以南,只有他的部最强,他与朱元璋的势力接壤。
建汉称帝后,他即位之日恰逢大风大雨,群臣未能按礼仪行事。性情强硬多疑,他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但在与朱元璋的大战中,被击败后放弃太平逃往江州,最终战死于鄱阳湖。
历史评价中,有人认为他勇略虽不及项羽,却剽悍狡猾,大困而不馁屡踬复振;有人则认为他志骄好生事器小无远图。而在当时的观点里,他被视作一时之雄,但最终因自己的过错和外界因素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