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曾复,京剧史论研究者,以其对京剧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卓越贡献,在京剧票友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37年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随后,他历任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院的生理学教授,这段期间,他并未放弃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在1938年,他开始师从王荣山,并向其他几位著名演员请教,包括王凤卿、贯大元等人。这段时间里,他不仅精通了多种戏曲,还展现出了他在文武艺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他熟练地表演了许多经典角色,如《空城计》、《洪羊洞》、《战太平》等,以及《定军山》、《琼林宴》、《取成都》、《华容道》、《宝莲灯》、《宁武关》和《安居平五路》,以及较少见的手法如《焚绵山》的表演。
此外,刘曾复对当时许多杰出的京剧演员,如杨小楼、王凤卿、余叔岩、言菊朋、贯大元以及孟小冬和杨宝森等人的艺术表现均有着深入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此外,他还是一位研究京剧脸谱的人士,对于这个领域内的人物如钱金福、钱宝森、侯喜瑞及王福山也有所求教。他绘制出数百幅高质量脸谱,其中部分作品被收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 国戏曲学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天津戏剧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牛津博物馆及德国汉堡人类文化博物馆。
他的专著《京剧脸谱图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且广受好评的书籍。刘曾复不仅是一位知识渴望者,而且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老师,对那些寻求指导的小伙伴总是耐心细致,不辞辛劳。例如,王则昭先生就长期接受过刘曾复老先生的心传授业。在公益事业上,尽管他已年迈,但仍然热心捐赠自己珍贵资料给中国戏曲学院,为后来的学习者提供了宝贵资源。而即便在九十岁之后,他依旧持续撰写有关 京 剧 的文章,为人们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信息与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