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座历史名人中,有一位孝淑睿皇后,她是清朝时期唯一的生子之母,原配皇后又该如何形容呢?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我们就来挖掘一下她的故事。
1760年,喜塔腊氏出生在内务府大臣和尔经额家里。1774年,她通过选秀进入紫禁城,被乾隆一眼相中,并被指婚给十五皇子永琰做嫡福晋。那时的永琰已经被乾隆秘密地立为了储君,而喜塔腊氏只是一介书生,但她的性格柔顺、知书达礼,进退有度,使得她很快赢得了永琰的心。
婚后的几年,他们琴瑟和鸣,如同天作之合。1780年,喜塔腊氏为永琰生下第二女,此后的四年间,又先后为他生下了第二子绵宁和第四女庄静固主。乾隆作为爷爷,对绵宁非常喜欢,每天抱着他去御花园玩耍,将孙子的笑声牢牢地记录在心上。
1795年,乾隆感觉自己在皇位上坐了60年,便把帝位禅让给了永琰,即大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嘉庆,他当上了太上皇。在这一年的正月份里,嘉庆册立喜塔腊氏为皇后,他们搬到了毓庆宫居住。而同年的二月份,嘉庆追封喜塔腊氏父亲和尔经额为三等承恩公,这对家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然而,在太上皇乾隆禅位之后,他并没有离开紫禁城,这使得喜塔腊氏尽管贵为皇后,还需每天去请安他的几个后妃,不敢有任何疏忽,以免引起太上皇不高兴,从而影响到嘉庆的统治。这一过程中,她体力消耗过多,最终因病去世,只活38岁。
嘉庆对她的深情厚意,在诗篇《大行皇后挽诗》中流露无遗。他虽然不能按照传统规格举办国丧,因为这需要太上的批准,但他还是尽力以最低规格举行丧仪,让整个宫廷都感到悲痛。最后,在1803年的某个时候,她被安葬于昌陵地宫,与丈夫团聚。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是由其独生的儿子绵宁亲自操持,是一个极其珍贵的情感纠缠与历史关联的一段记忆。她虽未能见证儿子成为继任者,但留下的影响却远比平常所想更深刻,更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