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文,字同臣,河北沧州盐山王南良村人,一生以其光明磊落、疾恶如仇的品行著称。他在武学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以枪法和拳术闻名遐迩,被誉为“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他的师承关系与他的人物形象一样显赫,他曾先后拜访八极五世传人的张景星先生学习八极拳,并在大枪六载于黄士海门下习练。
李书文的家位于师门不远处,每天晚上都会在师门练习一小时。他的路途中,不仅走着,而且一边走一边练着拳脚,这种毅力和坚持让他功夫迅速提高。在家附近,他使用枣树作为自己的训练桩,并且用300公斤沙袋进行锻炼,甚至将树木划死。为了提升“摧枪问准”的技巧,他会对准各种大小物体进行训练。
昼夜不停地锻炼,无论是寒冷还是酷热,都不会停止。他通过十二年的勤学,如同磨砺成钢般,最终集大成了四位前辈的技艺,为自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武学风格。当他挥动大枪时,就像江水奔腾那样雄壮;当扎枪时,又如流星追月,让人惊叹不已。
据《沧县志》记载,李书文个子矮小,但力量却强悍异常。在室内排掌击空壁时,即使距离窗户五尺,也能震荡出声音来。而用大枪刺壁之蝇,即便墙面有痕迹也能轻易取出。他的族人乡亲们都传颂他帮助他们收粮、挑重担或抬梁柱等事迹,这些都是对他的武艺能力的一次又一次证明。
霍庆云曾经是清末宣统皇帝御前侍卫,对李书文说:“神枪李师爷的功夫,我们这些徒弟都无法及。” 李书文还曾被选为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护卫队武术总教习,其侄霍庆云则成为御前侍卫。此外,他也有一个名叫刘云樵的小徒孙,在七岁那年就拜访了他,并跟随多年直至成长为中央领导警卫队武术教官。
最后,在1934年秋季的一天晚上,病逝于72岁高龄。这位传奇人物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关于毅力、坚持和卓越技术的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