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出生于1910年,籍贯浙江绍兴。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对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袁隆平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袁隆平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学习期间,他对农业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投身于这门科学中。1947年,他毕业并留校任教,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1954年,袁隆平被派往云南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中国传统种植的一大难题——水稻产量低下。他意识到,这是因为当时使用的是一种单一品种的水稻,而这种品种适应性不足,不适合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
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这一新理念。他认为通过将高产、高抗性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水稃进行 crossings(交叉育种),可以培育出更为强健、更高产的新品种。这一理念后来成为了改变中国农业面貌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袁隆 平不懈地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组织了一系列实验,将各种优良品种相结合,为此还亲自参与了大量繁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失败,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更加坚定信念,最终在1970年代成功培育出了“二三六”、“二三七”等高产型杂交水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