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开阖,犹如东晋诗人所描绘的云天变幻,隐含着宇宙万象的奥秘。这种变幻不仅体现在自然界中,如翻涌的海洋、滋润的大地,还在人生的起伏和世事变化中展现出其深远意义。
世间万象,无论是风起云涌还是平静如镜,都蕴藏着开阖的精髓。这一理念贯穿于太极拳之中,不同状态下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解释——进攻为开,防守为阖;前进为开,后退为阖;大圈为开,小圈为阖。这些动作构成了太极拳中的辩证法,将开放与收敛、扩张与收缩相结合。
内心的开阖,是真正理解太极拳实意的地方。一个人的心胸宽广程度决定了他在生活和练习中的“开”与“阖”的态度。而这正体现了事物之间内在外在联系以及循环往复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太极拳传承至今而不易消亡的一种智慧。
劲路和劲点虽然由架式和流派所定,但个人习惯和特点却更重要,因为它们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打法都是独一无二,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不尽相同。
圆与方,在太极拳里并非简单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在初始阶段,我们需要掌握规矩,以达到腰板、劲拙、力显等特质。而随着练习深入,我们则需追求松柔随顺透明等境界。杨式太極拳要求我们达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等状态,使身体协调而灵活。
圆融的是综合方面的一个整体,而不是局部失衡或忽略某些要素的手法,它要求手眼身法步各部分协调一致。此外,方也是一种立身之道,即形正意庄形松神敛,使得动作既慢又不滞,又能保持一种灵动而不飘浮的感觉,这便是太極拳所追求的心态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