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是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萌芽,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发力距离,使之不能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自然无损亦。如果这一机又失去,则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力、转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击中的点,没了击中的点,对方的进攻同样无效。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对方发力距离之外到对方发力距离之内的过程,是一个知拍功夫。这个过程,是大多数练习者长期难以做到的难题。

第二个要把握的是懂劲。

这里谈的懂劲,其实在上面用身体处理对方力的同时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技巧,知道并把握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为发人于丈外。

第三,要做到化合结合,与其相融。

许多人在实际战术中常常感到:我破除了对手之后再去攻击对手时,对手却又变了,所以只能不断调整而永远无法找到机会。这其实,这之间隐藏着的一个秘密在于没有把握住化合结合。实战中,从来都是阴阳共存,而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这种说法。要达到化合结合,其关键在于“遇敌成桩”。而桩必须是活桩,一虚一实,用实腿承受力,用虚腿调整重心,并且根据对方面部重心运动进行及时调节桩。此即意味着,在承受和转化来自对面的力量同时,桩就需要活动起来,或前行施以捋挤采肘,或退步施以按抬或绕步而走施以摆扫挒扭等技巧。而总结来说,我们必须使出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双向运作,以桩摧毁敌人的力量。这也是太极拳艺术追求的一种境界——既能柔软地应付强大的冲击,也能迅速有效地反弹回去,让每一次碰撞都成为一种新的起点,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和完美统一步骤。

第四,在实战中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彼此之间力量大小的问题?

任何时候,只有当他们真正作用到了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到威胁,而不是简单地担忧它可能带来的威胁。当你意识到了这些,你就不会再因为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感到害怕,因为你明白它们只是空气里的浮云,不值得担忧。你不再恐惧,它们也就消逝无踪,就像那曾经让你紧张不安的情景一样,那些情感现在只剩下回忆,不再占据你的思想空间。

二是如何理解彼此之间速度快慢的问题?

如果他加快他的速度,他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不过是打乱我们的防御节奏,然后混水摸鱼。我如果能够随着他的节奏移动伸缩,那么哪怕他再快速,他也不可能进入我的身体里。他甚至无法靠近我的位置,无论他多快,我都不必惊慌,因为我已经掌控了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可以很轻松地引导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没有任何困难可言;或者,如果我想避开他的攻击,我可以利用我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迅速改变方向,将他的攻击拦截并转换为自己的优势,这样的战斗完全属于控制权斗争,每一次交锋都是策略性的布阵,更是一种智慧游戏,没有必要急躁或焦虑,因为每一步棋都已精确计算过,每一次行动都经过深思熟虑,所以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五是如何实现“急则急应缓则缓随”的秘诀?

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实际上背后涉及的是一个人对于自身技术水平以及对于对手技术水平相互比较,以及对于整个战斗场景判断能力,以及解读其内涵深度。但更重要的是,它涉及一种技能叫做直劲技巧,无论何种形式的手脚,都应该能够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只需一个轻微的小举动,便能展现出强大的潜质。这就是太极拳追求的人生哲学——宁静致远,以平衡状态来克服各种挑战,让一切变得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