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临潭的草原上,1966年3月诞生了一个藏族书法家的故事——鲁进财。他的生命轨迹与数据相交织,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文化图景。
1987年7月,鲁进财参加工作,从中员做起,一路走来,他的身份和职位都有着清晰的数字标记。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在职研究生的学历,这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指引。
2015年的6月份,是他参加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十二期“吉祥甘南”书法培训班学习的一刻。这次学习,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对自身艺术能力的一次系统提升。紧接着,在西北师范大学书法创作高研班,他学习并结业,并荣获优秀学员称号,其作品被永久收藏,这无疑增强了他作为一名书法家的自信心。
2016年10月1日,当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首期书法创作研修班开讲时,鲁进财再次站到了讲台前。他聆听并参与其中,那里的知识和经验,为他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书法创作高研班学习,与倪文东教授共游学之旅,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深远。
除了这些正规教育外,鲁进财还积极参与各种展览活动。在2017年的“长江颂”国际書法收藏大展中,他荣获优秀奖;而在第九届“观音山杯”書法藝術大展及首届“华珍阁杯”《金刚经》全国書法作品展,都有其作品入选。这一切,让他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驱动的现代书法人。
然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不仅是在专业领域内,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个人情感体验也成为了他的另一条线索。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以聆听倪文东教授关于篆書研究的学术讲座,那份渊博学识,让他深受震撼,从此产生了一种对于甲骨文、金文更为浓厚兴趣。而当有一天,有机会可以直接向倪老师求教时,没有犹豫就报名参加北京师范大学首期書法創作研修班。在那里,他不仅学会了更多关于書寫技巧,更重要的是从倪老师身上汲取到了治学严谨、敬业精神等宝贵品质,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随着时间流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成了魯進財的心灵寄语。他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同追寻一股永恒活力般,不断探索、实践自己的梦想,以此作为新的开始,不忘初心,坚守爱好,即使是在寂静之中,也能找到乐趣,用手中的笔尖追逐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