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邹守益,自幼涉猎众书,以理学为己任。十七岁时,我中了江西乡试的考场。正德六年,我参加会试,那时候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是我同一位考官,他看了我的答卷后,便将我拔得出来当作第一名(会元),让我参加廷试,在那次考试中又名列进士第三(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但只在那里待了一年,就辞去了职务,回到老家专心研究程朱理学。不过,对于二程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我一直思考不清楚。
正德十三年,当时王守仁在赣州担任地方官,我特意前往拜访,我们就开始反复讨论“良知”之学。我对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的理论,以及他通过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这一点,都深有所感,因此非常赞同。这之前我存在的一些疑虑都随之消散。我突然明白了:“道就在这里!”于是向王守仁请教,从此成为他的学生,并在赣州开始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