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田野、湖海和山川间,浩瀚的天空与神秘深海中,从国家所需到人民所盼望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湖湘科技工作者不断奋斗,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青春与热血。他们在国家科技创新的各个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科技湘军勇登攀》,特别策划十集系列节目,以十位湖湘科技工作者的故事为线索,回顾了湖南科技创新发展史,再现了以身许国、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深刻诠释科学家精神,并点燃三湘大地的创新热情。
今天,我们推出了第四集《创新》,以山河智能创始人何清华的事迹为主线,讲述了一代又一代敢于先行、自主创新的湖湘科技工作者如何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级。
2000年前后,在长沙掀起的一股“创业潮”中,有100多位专家教授带着科研成果下海办企业。在岳麓山下,他们种下了许多创业之种。何清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999年离开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人,他创建了山河智能。
当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低谷,但何清华相信,只有拥有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改变局面。他将第一个目标放在挖掘机上。一台挖掘机由上千零部件组成,是工程机械中的排头兵产品。当时,这类产品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瓶颈问题。没有技术,就自己研究;缺乏配套供应,那就自己创建。2001年,山河智能进军小型挖掘机领域,用4个月时间研发出第一款小型挖掘机,该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使山河智能成为国内第一家达到现代标准的小型挖掘机生产商。
早期 何清华提出了“先导式创新”理念:不追随市场需求,而是瞄准市场上的空白区域进行自主研发和制造。这使得他带领团队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设计制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工程机械产品,如潜孔钻机、旋挖钻机飞机等,每一次都取得重大突破。
如今,由何清华领导的小组已经开发出超过2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品种,其中包括超大吨位旋挖钻机、高液压履带桩架等世界级设备,使得山河智能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并成为行业领袖。而这些曾经在岳麓山下的种子,现在已长成了参天巨树——来自湖南省的一些著名企业,它们用自身高水平技术成果和高端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