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的莱芜大官庄村,家境贫寒。早年在外祖父家读书,后来中秀才、举人。1900年赴菏泽任省立第六中学语文教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支持学生自治会,制定校训,并积极参与“五四运动”。1919年秋,被推选为广州非常国会议员,1921年南下参与孙中山领导的政府工作。

1922年6月16日,在陈炯明叛乱中幸免于难后,与其他议员共同发出《声讨陈炯明宣言》。之后,他不断地旅行和工作,最终在1934年编纂《续修莱芜县志》提出重民庶、重工商等重要观点。

抗战期间,他坚决拒绝汉奸的胁迫,以身作则,一直到1948年回乡生活。他对新中国抱有高度敬意,在1953年去世前,还曾参加政府会议,用椅子抬着出席。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生充满了勇气和理想,为他的家乡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