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中国上古神话中创世巨人的形象,源自三国文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这些文献被后来的学者如吕思勉引用,并在教材中作为中国远古传说的证据之一。关于盘古是否反映了中国远古传说的真实情况,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虽然盘古的神话并未出现在先秦文献中,但由于其说法非常旧且广为流传,因此它可能是千百年来中华先民口耳相传的结果。
本土说认为盘古在公元一世纪时已经在河南、山东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其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6年的确凿年代。这推翻了“盘古来源于印度”的说法。王晖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他认为盘古是上古中国土地神“亳”的音变,并否认了盤 古神在神话序列中的晚出现,而将其定位为时代最早、地位最高的创世主神。
正如王文中所归纳,关于盘 古来源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观点:本土说和外来说。本土说的支持者通常从两方面进行论证。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音转来联系盤瓠与盤 古;另一方面,他们使用近现代民族学和民俗学材料来探讨历史问题。而持外来说的人则更多地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即如果三国以前没有盘 古 神话,那么中国本土文化又是如何解释天地生成的大神?
双方都存在使用基本史料时对史料来源不够深入的问题,这导致原本有限的史料被定年不清,意涵发掘不足,从而影响了对盘 古 神话传衍历程的正确理解。此外,一些学者主张盤 古来自《山海经》中的烛阴(烛龙)神话,而另一些则认为它来自印度婆罗门或巴比伦文化。
总结来说,由于汉末魏晋间佛经汉译,对于开辟大神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有的气化宇宙论就被取代。在宋明之前,“自从盤 古 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样的描述可能并不普遍存在,它们只是文人戏谑之作或者道典秘笈的一部分。在20世纪初,被称为“自从盤 古 开天地”等故事被戳穿,其实际影响可能始终有限。
然而,有些研究指出,《述异记》的某些内容与印度教或佛教有关,这表明中國傳統創世說與來自印度或其他地方的宗教思想有交织之处。但吕思勉在他的研究中强调,《述异记》的内容并非完全来自印度,也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在秦汉之后形成的一个混合体。他还指出,《述异记》中的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差异,有的是与《五运历年记》的内容相同,有的是属于南方民族的传说,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于创世故事有多样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