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李自成义军攻破北京,明思宗被迫东向逃亡,史称“大顺政权”。此时,南京、江苏一带出现了反抗清兵入关的民众。
1680年代初期,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因素促成了三藩之乱。吴三桂率领旧部在云南起义,与李定国在四川联合起来,而王辅臣则控制着湖广地区。
三藩各自拥有庞大的军队和资源,他们争取到地方豪强的支持,并逐步扩张势力范围。尤其是吴三桂,他曾经是康熙帝的心腹大将,但由于被解职而心怀不满,最终决定造反。
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镇压这场叛乱。首先是遣派岳钟琪等人讨伐,在多次交战后最终平息了四川局面。但随即又爆发了其他地区的战争,如江西、浙江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小规模冲突。
最终,在1696年,由于内部矛盾加剧以及外部压力的累积,加上康熙帝亲征并调动大量精兵力度不断加大,最终成功平定了这一系列叛乱。这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也为清朝巩固自身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