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卿的京剧之路何其艰辛?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放弃教师职位,前往北京学习京剧,却因身高过高未能正式登台。1927年,他再次来到上海,为高亭唱片公司工作,并在各地电台播出京剧,开设票房,撰写戏剧评论。此后的几十年里,他致力于传播和普及京剧艺术,不仅编著了《大戏考》、《袖珍戏考》,还自办票房吸引了许多名伶参加。

他的祖业苏华旅馆并不显赫,但他对古玩旧书情有独钟,每晚必读。他不求名利,只愿深入研究和推广京剧。苏少卿的生命中,没有一分钱财留下,只有那些关于京剧的文字和知识,是他毕生最宝贵的财富。在杜鹃山现代诠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少卿那种对艺术无尽追求的心态,这也是他研究京剧至深、不懈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