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薪水和退休津贴名义巧妙地从海关中提取了价值40万英镑的银子,并将这些资金汇回英国。他的亲属们则另外又窃取了大约10万英镰。据另一项估计,赫德及其家人共计骗取了高达75万英镑(约合500万两白银)的巨款。有人为之辩护,认为赫德对清廷征收的税款贡献巨大,这一点也有一定的道理。

《同舟共进》2016年04期 封面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6年04期,作者:胡新民,原题:晚清海关的特色

近年来,一些媒体发表过关于“英国人赫德主持的海关是晚清唯一清廉衙门”的文章,但历史事实并不支持这一说法。

罗伯特·赫德在中国担任总税务司长达五十余年。他曾坦言,当时的中国海关是一种“半殖民性的‘非正常机构’”。它虽然隶属于中国政府,却由来自于那些对中国贸易额最高国家的人口组成的一群外国人控制。在西方列强控制中国海关一百零七年的历史中,有前一百年的时间里都是由英国人担任总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是第一任总税务司,而后是赫德,他在1861至1908年间掌握着实际管理权,将近半个世纪。在他执掌期间,他所展现出的特殊行为在那乱世中的确不寻常。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在他的领导下,对于推动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出了努力。不仅引入了西方管理制度,而且促进了洋务运动,并创办了一些现代化企业,为我国新兴工业和科技传播作出了贡献。这包括促进行政统一、开放国门进行外交交流、改革教育并倡导新的学术思想、建设港口设施以及建立邮政服务等。在具体业务操作方面,大多体现出他深厚的西方管理理念,如行政效率提升和人才培养等。这体现在如申报监管、征税统计等一系列规范化工作流程上。此举,从技术角度看,不少都值得肯定,有些至今仍具积极影响力。而且,在他的治下还存在一种被称为“密报考核”的制度,每逢年度结束时,每位官员必须向上呈交一个关于其所属同事每人的“密报”,用于决定升迁调动,这被比喻为“阎王爷生死簿”。

然而,这个一度被视为可能成为典范的地方最终走向末路,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