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张雪峰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他强调,“最美的科技工作者首先应该有家国情怀,要为国家的重大需求、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改善人民生活而献身研究,不懈奋斗。”对于被评选为“最美科技工作者”,张雪峰表示,这不是因为他‘最美’,而是希望看到我们的环境更美、国家变得更美丽。

在他的工作中,张雪峰始终坚持务实求真,他认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务实才能求真,务实是国家的需求、经济建设提出的问题,要从这里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研究方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他敏锐地意识到疫情将带来环境风险,并积极参与提出《关于注意和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次生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建议》,促成了相关应急项目,对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在环境治理方面,张雪峰也展现了他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作为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领域的专家,他曾主导完成了华南等地区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为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机动车排放控制方面,他率先提出了“车—油—路”一体化综合控制体系,在北京等城市推广应用,使我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标准。

除了科研工作外,张雪峰还是位优秀教育者。他开设国家级精品课程,被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在教书育人上,他总结了一些经验:“我希望我的学生首先要有爱国之心,这是新时代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前提,其次要有报国之志,再是有建国之能。”

面对公众对于雾霾仍然存在的问题时,有人质疑,即便停车停企业,也无法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张雪峰分析说:“我们就及时分析污染成因,加快减排量和环境容量之间关系解读,让公众理解这是一个长期性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努力。”

总之,无论是在科研还是教育方面,都可以看出张雪峰是一个充满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他认为,“深入学习习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科技创新,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蓝天保卫战,还人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