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战国时期,韩共侯统治着一个充满变幻与挑战的国家。根据《史记》的记载,共侯元年始于前370年,他在位12年。在另一部古代文献《竹书纪年》中,我们得知周烈王二年的记录(约前374年)提到了“韩山坚贼其君哀侯”,这恰好标志着共侯元年的开始。哀侯之死后,由于严遂的残暴行为,贵族们拥立了哀侯的儿子若山为新的君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公孙颀提出趁魏国内乱之机,与赵国联合攻打魏国时,韩共侯决定采取行动。他在黄河以北与赵军会师,并发起了一次对魏国城邑葵(今河南焦作西北)的攻击。这场战斗取得了辉煌胜利,使士气大振。此后,他们继续向西进军,以目标是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的攻势。但由于联军内部出现了分歧和意见不合,这场战争最终因韩共侯夜间率军撤退而告结束,最终导致安邑之围被解除。
然而,这段历史上的失败并未阻止我们对他的回忆。前363年,在病逝之前,韩共侯留下了他作为一名领导者的遗产,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关于忠诚、勇气和智慧之间微妙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