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昭子——策划并实施了和戎之计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长河中,魏昭子,即魏庄子,留下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他的生卒年份不详,但他在晋悼公时期(前572年至前559年)担任高位卿职。在《春秋左氏传》记载中,他于晋悼公元年的司马之职中展现出其坚定的正义感和勇气。当时,杨干的行为扰乱了随从仪卫军队的行列,而魏绛却冒着生命危险,忠于国家,将杨干之仆斩杀。这一举动震惊当时,不仅提高了他的声誉,也激起了晋侯的愤怒。

然而,在执行法令后,尽管面临极大的风险与挑战,但魏绛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他上书说明自己执法的理由,并表示:“军师不武、执事不敬,这是最大的罪过。”他强调,无论是在诸侯会盟这样的重要场合,都必须维护军纪,以免造成更严重的问题。此外,他承认自己的疏忽,并愿意以死谢罪。

此番言行深深触动了晋悼公的心灵,当即赤足走出宫殿,与魏绛道歉,并专门设宴款待他,同时提升其为新军将佐,让其担当重任。这种对国家责任和个人荣誉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赞颂,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史书中的智慧与勇气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