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改革图强,徐州相王

公元前357年,齐桓公去世,田因齐继位,是为齐威王。同一年,原吕氏齐国国君齐康公去世,无子嗣,其俸邑悉数归于田氏齐国所有。次年(公元前356年),韩、赵、魏三国趁着齐国的丧事机会,出兵进攻灵丘。正当这时,平陆与赵、宋会晤。在第二年的岁月里(公元前355年),邹忌借助讲琴理之余谈论治国之道,他指出了上下一致是国家昌盛的关键,并劝导了沉迷于洒色歌舞的威王,要广招贤才,加强生产力和军备训练。而威王听从他的建议,有所悔悟,最终拜邹忌为相。

在第三年的春天(公元前354年),邹忌被封为成侯,而赵国则发起了对魏盟友卫国的攻击,不仅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而且引发了魏国内部的干涉,最终导致魏军包围赵都邯郸。第四年的秋天(公元前353年),赵方派使者向齐楚两家求援。面对这一局势,上书提议救援的是段干朋,而反对此举的是邹忌。当时段干朋建议以分兵一路南下攻打襄陵,以疲惫魏军,然后趁其攻破邯郸后乘机救援,这样既能救得赵,又能削弱魏赵双方。这一策略深得重视,被采纳并实施。一路由主将田忌率领,与宋景敌和卫仓率领联军共同围攻襄陵;另一路由主将田忌、孙膑率领直接支援赵军。尽管孙膑初时拒绝担任主将,但最终还是在车中坐镇,为战事提供策略支持。在十月份,当桂陵之战爆发后,由田忌带队取得胜利。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充满变幻莫测社会风云中的历史背景下,一位名叫威王的人物,在改革图强实力的道路上走过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程。他不仅依靠智慧选用人才,还能够识人养士,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此外,他还展现出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明智决策,并且勇敢地面对挑战,这些都是他成为“徐州相王”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教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