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智慧过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精通法家的学说,并且熟悉今文《尚书》的知识。晁错的才华很快得到了当时太子的赏识,被誉为“智囊”。他对国家的一些问题,如匈奴的不断侵扰、土地兼并等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他不仅详细分析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军事对比,还提出了迁移百姓充实边境、鼓励商人贡献粮食到边塞等建议,这些主张都得到了汉文帝和景帝的赞赏。
随着职位的提升,他更是积极参与国家大事,不断提出削夺诸侯王地、修改法律等改革措施。在景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内史,再次担任御史大夫,对外国政策也持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坚定主张中央集权,认为削藩可以防止长期战争带来的灾难,最终他的建议被采纳。但在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前夕,由于个人间谍及家族背景所导致的人际关系复杂,他遭到了外戚窦婴等人的背叛,最终在公元前154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这一事件虽然让他身亡,但其对于西汉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